返回網站
返回網站

財務素養教育是財務的「預防醫學」

理財教練及理事長 黃品璋

最近的新聞報導,全民健保因為去年的補充保費收入增加,第一次出現盈餘,避開了破產的危機,不過新聞中也訪問一些專家學者,建議還是要看重「使用者付費」才是長久之計。

醫學的趨勢也慢慢的從「治病」向前延伸到「預防」,所謂的「預防勝於治療」就是強調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,降低疾病發生的機率,因此「預防醫學」與「自然醫學」也日漸抬頭,受到重視。這樣發展的結果,生病的人變少,使用健保資源的人也變少,最後形成良性循環,避免健保快速走向破產。

「財務素養教育」也類似「預防醫學」,當越來越多人做好三件事,財務就會變得更健康,這三件事就是:

1.財務管理:包括預算、儲蓄、智慧用錢,緊急預備金、減少負債

2.風險管理:包括人身風險、法律風險

3.投資管理:包括短期/長期投資、正確的投資觀念而不是投機

這三件事個別看起來並不難,但是若彼此交互作用,就會變得複雜,如果再考慮外在經濟環境的變化,如通膨、失業等因素,若沒有尋求專業的諮詢,很難做出客觀與適切的決策。

因此我們協會基於推廣財務素養教育的使命,推出「免費30分鐘線上財務諮詢」,期望能夠幫助遇到財務問題的朋友,提供客觀且專業的建議,做出合適的判斷與決定。

歡迎點選此報名連結:

報名連結

 

訂閱
上一篇
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 理財講座
下一篇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